步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在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引導下,儀器儀表行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不過,整個行業的進步與發展依靠的卻不僅僅是政府相關部門的引導,儀器人不斷的創新同樣發揮了重要作用。2017年已經過去,在這一年中,很多奮戰在行業一線的科研人員不斷地在為儀器儀表行業注入新的活力,讓儀器儀表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量子之父”潘建偉
2017年12月,《自然》發布年度十大學科人物,我國物理學家潘建偉榜上有名。在國內,被稱為“量子之父”的潘建偉帶領中國走向量子遠距離超安全量子通信技術的前沿。
當地時間1月10日,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舉行的第48屆量子電子物理學大會上,潘建偉教授被授予蘭姆獎,以表彰他在光量子信息前沿研究領域的開創性實驗貢獻。
兩千年前的墨子讓“兼愛”聲譽華夏,兩千年后潘建偉通過“墨子號”讓量子通信馳騁于天地之間。
基因修復者劉如謙
《自然》發布的2017全球十大科學人物除了潘建偉,還有一位華裔美籍科學家入選,生物學家劉如謙。劉如謙領銜的團隊一直在優化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相關技術未來可能會帶來全新療法,拯救生命。
人類對于基因的研究從未停止過,近年來,各大儀器生產廠家也逐步展開了在基因測序市場的布局。何懼風險,直面瘋狂,也正是由于這種個性讓劉如謙團隊在生命科學領域能夠取得如此驕人的成就。
一個華人出現在世界科研頂端或許是偶然,但當一批華人出現于此,那只能是必然。
結構生物領軍者施一公
2007年,清華大學迎來了一位重量級教授,放棄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授回到清華的施一公,他的回國同時也帶動了一大批華裔科學家歸國,被媒體稱為“施一公效應”。去年,施一公在《細胞》雜志連發3文,震驚世界生命科學界,同時也打開了分子結構的大門。
歸國后的施一公,在清華大學設立冷凍電鏡中心,現如今的清華大學能夠在冷凍電鏡領域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施一公的精準布局。
家國情懷,是施一公推動國內生物科學領域進步的最大動力。
離“諾獎”最近的院士薛其坤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關“量子霍爾效應”的研究已數次斬獲諾貝爾獎。但關于這一家族中的“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卻一直進展緩慢,全世界的物理學家都在苦苦探索。
薛其坤,首屆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的獲得者,他有個外號,叫“7-11院士”,早上7點進實驗室,一直干到晚上11點離開,這樣的作息,薛其坤堅持了20年。
從1999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回國起,薛其坤一直率領團隊在量子物理研究領域中潛心探索。2012年,他帶領的團隊發現“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引起轟動。
“對科學樸素的向往,讓我走到現在”這個時代不會缺少明星,而是對于科學執著的探索的科研人。
2001年,在外求學數十年后的楊學明回到祖國大陸,擔任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研究員、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17年1月15日,大連光源成功發出了世界上最強的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脈沖,單個皮秒激光脈沖產生140萬億個光子,成為世界上最亮且波長完全可調的極紫外自由電子激光光源。
國內電影業猶如雨后春筍般增長,楊學明作為給分子“拍電影”的科學家,在他按下這最快的“快門”的那一刻,中國的科研,又向前跨了一大步!